溢诚VR全景
学历热线
400-029-9509
成考专升本《政治18个必考知识点》
时间:2024-09-12 09:50:40   

考点1 物质的定义

(1)唯心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从其思维决定存在、精神决定物质的根本立场出发,都完全否定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总是将物质规定为某种精神的产物。

(2)旧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旧唯物主义,从其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的根本立场出发,都能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但存在着对物质的一些不科学的认识。

(3)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考点2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在相对静止中总是包含着绝对运动的一面,不运动的纯粹静止是没有的;反过来,绝对运动中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没有相对静止的纯粹运动也是没有的。绝对的运动与相对的静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的运动观。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过来,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运动的绝对性,则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考点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即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第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第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随着事物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共性与个性可以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考点4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1)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2)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1)理性认识本身应该是正确的。

(2)从实际出发,坚持理性认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理性认识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理性认识付诸实践,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考点5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是指:
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相对真理,是指:
第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
第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承认认识的有限性,承认认识有待于扩展,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二者相互依存。第二,二者相互包含。割裂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就会走向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即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只能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考点6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在社会形态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上层建筑利用自己的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竭力为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这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最集中的表现。
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总是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维护自己在经济基础上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革,上层建筑以服务的形式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始终存在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这些就构成了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考点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考点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按照事物本来的面貌认识事物,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把握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规律,从而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到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如下: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考点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主要包括: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基本内容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这种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考点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要求。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考点11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先进的文明成果,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考点12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是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成败的关键;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前进的方向,减少失误,少走弯路;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可以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辩证头脑,有助于树立全局观念,有助于确立战略眼光,增强人们在工作中分析事物、把握规律的能力。

考点13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的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考点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考点15 建设生态文明的举措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3)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考点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

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就是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

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就是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
考点17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

(2)实行“两种制度”。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考点18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2)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3)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内容。

(4)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着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5)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加强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

(6)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400-029-9509

总校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113号大话南门壹中心

>